認識全新 FIRST LINE AI

AI 的浪潮正改變各行各業。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新工具,功能看似強大,卻往往割裂又分散。客服團隊想嘗試,最後卻要承擔高昂的授權費、繁瑣的整合,以及破碎的使用體驗。

FIRST LINE 的選擇不一樣。我們不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平台,而是讓現有的客服與聊天機器人功能,自然融入 AI。 這意味著,你熟悉的操作依然保留,只是被 AI 悄悄強化:更快的回覆、更精準的判斷、更直覺的流程。

結果很單純:你不用額外添購或切換工具,也不用重新學習新的系統。AI 就在你每天使用的 FIRST LINE 裡,無縫串接、即用即懂。這才是我們推動 AI 的真正目的,幫助團隊在日常裡就能更快、更好、更省力。

市面上有不少產品,看似搭載了 AI,實際上只是透過外掛或插件接上去,再重新包裝一下。表面上能用,但體驗常常割裂、零散。

FIRST LINE 選擇了原生、深度的整合,讓 AI 與系統核心功能徹底打通。結果就是,你不需要額外學習,也不必反覆切換工具,從操作到結果,一切都流暢而自然。

客戶旅程中的 AI Agent

設計聊天機器人和自動化流程的時候,AI 不該只是輔助,而應該能像專員一樣,主動替你完成任務。它不只是回答,而是能理解需求、拆解任務並執行驗證,讓客戶旅程真正變得高效而智慧。

我們已經提供多種代理人,能對應不同場景,從彙整資訊、即時回覆,到判斷客戶意圖。而且這還只是開始。我們正在持續打造更專精的 AI 代理人,讓每一個任務都能更自動化、更可控,也更貼近實際業務。

AI 自訂代理人

只要輸入指令,它就能替你把雜亂的對話彙整成有用的資訊,幫內容調整得更清晰,甚至直接整理成清單。你還可以針對不同部門或情境,快速建立專屬的 AI,讓它完全符合團隊的需求。結果是什麼?更快的部署、更少的重工,還有一次次更貼近業務場景的互動。

舉個例子,當你在處理一段冗長的客服紀錄時,只需要輸入:「將顧客的重點整理出來」。AI 會立刻生成一份條理分明的摘要,例如:

  • 顧客購買的商品型號
  • 目前遇到的問題
  • 已嘗試過的解決方式
  • 期望的後續處理

這樣一來,你或同事不用再從頭翻過對話,就能快速掌握全貌,直接進入解決問題的環節。

AI 回答代理人

客戶的問題從不間斷。產品怎麼用?訂單狀態在哪?甚至一些意料之外的詢問。你希望能馬上給出準確答案,但翻找資料、比對資訊,總是浪費時間。

這就是 AI 回答代理人 存在的理由。它能即時檢索知識庫與產品目錄,替你把答案準確送到客戶面前。更重要的是,它知道該說什麼、不該說什麼。遇到仇恨、暴力、自我傷害或其他敏感訊息時,會自動過濾拒絕,幫你守住品牌的風險邊界。

例如,當顧客輸入:「請問台北有哪些分店?
AI 回答代理人會即刻從知識庫中調用最新資料,回覆:「目前台北共有三間分店,分別位於信義區、東區與內湖。詳細地址與營業時間如下……」
不需要人工查表,不需要等待同事支援,答案就在對話的第一時間送達客戶。

AI 判斷代理人

訊息一多,真正的意圖常被淹沒:客戶是想退貨?只是比價?還是準備下單?人工逐則判讀既耗時,也難免失準。從現在開始,把這件事交給 AI 判斷代理人。它會先讀懂上下文,再根據你設定的條件做出明確結論。例如辨識「退貨意圖」「購買意向」「投訴風險」等。你可以用最簡單的關鍵條件上手,也能建立多步驟、複合邏輯的檢核(含可調整的信心門檻),輸出可機器處理的結果與建議動作。接著,一鍵觸發後續流程:自動加標籤、分派到對的專員、回覆範本預填。少了猜測與反覆確認,多了速度、一致性與可追溯性,讓 AI 做判斷,讓人做決策。

例如,當顧客留言:「我想預訂 9 月 15 號的房間」,AI 能辨識出顧客有「訂房意圖」,但缺少「房型」與「入住人數」等必要資訊,並標記為「需要補充資料」。又或者,當顧客寫道:「我等了半小時都沒人回覆」,AI 能判斷這是「負向情緒」,並自動加上警示標籤,優先分派給專員處理。


服務專員的 AI 輔助工具

每天要處理的工單、回覆與翻譯任務,往往讓專員疲於奔命。真正需要人判斷的部分其實不多,更多的是重複、瑣碎、但不得不做的流程。服務專員的 AI 輔助工具,就是要幫你把這些「必要卻低效」的環節全數接手。

翻譯、調整語氣、撰寫訊息、查找知識庫答案,甚至分析客戶情緒與生成逐字稿,全都集中在同一個平台完成。你不必再在不同工具之間來回切換,也不用擔心語氣不一致或遺漏重點。AI 幫你把訊息準備好,而你只需要專注在與客戶的對話、建立信任,以及解決最核心的問題。

AI 寫手

有時候,最花時間的不是「回答什麼」,而是「要怎麼說」。語氣太硬,客戶可能覺得被忽視;太軟,又顯得不夠專業。這正是 AI 寫手能發揮作用的地方。

在跨國服務的情境裡,翻譯往往是一件又慢又累的事。以往,你可能要先把文字寫好,再丟到外部工具或找人協助,幾天後才能把翻譯內容貼回工作平台。這樣的流程不僅拖慢回覆,也容易打斷工作節奏。現在,有了 FIRST LINE AI,專員能即時生成準確的多語言回覆,無論是中文、英文或其他語言,讓全球客戶都能無縫接軌。

語氣調整同樣重要。雖然內容一樣,但你和客戶說話的方式,絕對和你在內部向主管報告的方式不同。只要輸入指令,你就能要求 AI 把草稿轉換成「更加專業的內容」或「摘要要點作為概述」。想讓文字更貼近社群貼文的語感,甚至轉化成促銷文案,也都能一鍵完成。

更進一步,你可以指定不同的「對話角色」,像是貼心客服、技術專員或正式商務窗口,確保每一封訊息都符合品牌調性,既得體又高效。結果就是:更快、更準確,而且更有溫度的每一次回覆。

AI 解答

遇到問題時,最讓人頭痛的不是找不到答案,而是要等。等同事回信、等主管確認,時間一拉長,客戶的耐心就消耗殆盡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設計了 AI 解答

專員可以直接向 FIRST LINE AI 發問,立即取得來自知識庫、產品文件或訓練資料的精準答案。你不用再到處翻找或等待內部同仁的回覆,系統會在幾秒鐘內把草稿或建議送到手邊。這樣一來,你能專注於和客戶的互動,把精力用在解決問題、建立信任,而不是浪費在資訊落差上。

AI 洞察

一場對話結束後,專員和客戶各自離開,但資訊還留在系統裡。問題是,誰來讀完這些紀錄?誰能在第一時間抓到客戶真正的情緒與意圖?這往往需要大量人工整理,既耗時,也容易遺漏重點。

AI 洞察可以即時幫你完成這件事。你可以在對話進行時直接呼叫,也能透過自動化流程在服務結束後觸發,立刻生成對話摘要、判斷顧客情緒、識別出潛在意圖。若來源是電話,它會先自動生成逐字稿,再進行分析。

對專員來說,這是一個能節省工時、快速掌握重點的助手;對主管來說,這是一個能即時檢視服務品質、提早發現潛在風險的儀表板。資訊不再只是被動存檔,而是被轉化成能推動下一步行動的洞察。

逐字稿

電話一掛斷,接下來就是最麻煩的部分:有人得把內容記下來。逐字輸入不但耗時,還常常遺漏細節。結果就是,專員忙著打字,卻少了和客戶真正交流的心力。

逐字稿功能能把這一切自動化。通話結束後,系統會立即將音訊轉換成完整的文字紀錄並存檔。沒有延遲、沒有遺漏,大幅減少人工整理的負擔。團隊省下來的時間,可以投入在更重要的事上,無論是跟進客戶需求,還是提升服務品質。


資安與合規承諾

導入 AI,不該是拿效率換隱私,更不是用創新犧牲安全。這一點上,FIRST LINE 的原則始終如一:客戶資料永遠擺在首位

我們不會使用任何客戶資料來訓練 AI 模型,並與所有合作的 AI 委外廠商簽訂明確合約,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濫用。所有傳輸過程均透過 TLS 1.2 或更新版本加密,確保每一筆資料在流動過程中都被嚴密保護。

更進一步地,FIRST LINE 已通過 ISO 27001 認證,這不只是證明我們的資安系統符合國際標準,更代表我們對最高等級資安要求的長期承諾。

最後,我們持續評估並整合來自不同供應商的 大型語言模型(LLM),在安全基礎上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。換句話說,用戶不必在安全與效能之間做選擇,因為在 FIRST LINE,你可以同時擁有兩者。

立即體驗 AI 聊天機器人。

已發佈

分類:

作者: